国姓窃明
作者:浙东匹夫 | 分类:军事 | 字数:233.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
第33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
距离初次谈判四天之后,郑成功带着朱树人遥控微操的谈判方略,再次找到吴三桂,手把手教给吴三桂、如何向多尔衮开出新的条件。
但是,这四天的时间里,吴三桂也没闲着,其他各方势力也没闲着,
大规模的直接战斗虽然没有全面爆发,但小规模的试探、迫降尝试,却始终没停。
所以郑成功再次找到吴三桂时,局势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吴三桂那边也刚刚新收获了更多的筹码,坚定了他继续留在山海关、舍不得全部撤走的信心。
这个关键筹码,便是李自成派来威慑迫降吴三桂的一支原友军、原本驻扎在密云的明军唐通部。
郑成功上次劝说吴三桂南下,是正月十八,这次再来劝,是正月二十二。而唐通的部队,是在正月二十抵达的山海关,恰好卡在了这两个时间点之间。
稍微懂点明末历史的看官,其实都会注意到一个事实——历史上吴三桂后来和李自成打一片石大战时,吴三桂一方动用的兵力,大约有五万多人,主要是三部分构成的。
最主要的主力,当然是吴三桂嫡系的关宁军,大约两万多人。
其次第二部分的,便是密云总兵唐通的部队,有八千人左右。
最后则是两万左右的辽西本地新募民壮、乡勇。这部分战斗力要弱得多,跟前两部分的积年九边精锐不能比。
而唐通的部队,之所以会在大决战之前、便宜了吴三桂,也跟李自成的自大、过于高估自己的威慑力有关。
唐通当初也是洪承畴麾下八总兵之一,是在北京城被围时、在密云驻地投降的李自成,当时降贼也还不满一个月。
李自成劝降吴三桂时,就派出了唐通作为先头部队,想利用唐通原本跟吴三桂私交不错的这层关系,和平解决吴三桂。
就算劝降不成,李自成也打算让唐通旧部、在攻打吴三桂时打头阵,让两支原明军自相残杀,好少死一点大顺军的嫡系力量。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李自成的信心过于爆棚,他觉得吴三桂就算不愿立刻投降,最多也就是好酒好肉款待稳住唐通、拖延时间,断不敢直接撕破脸。
然而,吴三桂就是铁了心不降李自成,趁着唐通找上门,居然敢直接把唐通扣押了,然后搬出效忠先帝的大义名分、直接劝降唐通手下的部将、士卒,轻易就把八千密云总兵部的明军旧部,招揽到了吴三桂自己麾下。
(注:说吴三桂用大义名分感化唐通旧部,这是《明史》上的说法。但实际上,明史作者也就知道这个事情结果本身,过程和动机显然是猜的。
实际上么,我估计大义名分、忠于先帝这些说辞,对老兵油子应该没鸟用,实际上还是得靠先发钱发粮、再许诺大家荣华富贵、告诉他们跟着李自成没前途,迟早被夹击灭了……反正懂的都懂,没银子说个鸟。)
李自成等于是白白送给了吴三桂八千精兵,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实力对比进一步发生了倾斜,让吴三桂看起来更有一战之力了。
如果事情仅仅发展到这一步,那么也还算可控。毕竟历史上吴三桂原本就能做到这么好,不需要任何开挂。
但现在,显然是因为山海关明军有了海路后援、有了海上退路和粮道,一切的蝴蝶效应,导致李自成的情况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历史上,李自成派来跟吴三桂对耗的明军降军,可不止唐通这一支!在北直隶北部地区、迫不得已临时投降闯贼的明军,也不止唐通这一支!
除了唐通这个密云总兵,还有蓟门总兵马科,他在降闯的时候,驻地距离山海关也比较近,同样属于“防区在北京以北,原本负责长城九边防务,北京被围后才投降”那一类的。
而且历史上,李自成最后也是派了马科参加一片石大战的,只是马科本人没被派去劝降吴三桂,吴三桂也就没机会擒贼先擒王、然后招降其部众。
除了马科之外,刚刚投降李自成的原明军中,还有驻防张家口、宣府的白文选一部,如今也因为朱树人提供的海路撤退路线这一蝴蝶效应,而出现了异动:
白文选本人,是已经心灰意冷降贼了,但白文选麾下部将中的高杰,跟李自成有夺妻之恨,李自成的前期邢氏就是跟高杰通JIAN被高杰拐跑后,投降的明军。
所以天下人谁都敢投李自成,唯独高杰是绝对不敢的,他知道只要投了李自成,注定会因为夺妻之恨死无葬身之地。
历史上,高杰最后是趁着北京城破前后那段时间,孤军突围南下,抵达淮北,一路上用了“遇到支持明军的城池,就打出明军旗号。遇到支持闯军的城池,就打出闯军旗号”这种下三滥招数,才算蒙混过关
(因为高杰是从李自成手下投降到明军这边的,所以原先当过多年闯军,知道闯军的做派,也知道怎么置办衣甲旗帜伪装回闯军,非常拿手,这才一路没露出破绽,成功突围)
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
如今,张名振郑成功此前在大沽口、天津卫、香河县等地一闹一搅合。北直隶北部地区的部队,基本上都知道了他们的存在,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得知了“国姓爷有派出海路援军,接应北方官军”这个消息。
所以,高杰也好,或者别的什么潜在的、原本因为南下道路断绝而不得不降闯的河北长城沿线明军,多多少少会生出点异心。偏偏李自成也不好拿捏判断究竟谁有异心,这就进一步加剧了闯贼内部的不稳。
……
郑成功正是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跟吴三桂进行了新一轮的谈判。
双方都有了更多的筹码,但目前为止利益上还不存在冲突,双方的目标也可以算是一致的,只是对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有点分歧。
郑成功开门见山,先跟吴三桂摊牌了朱树人的提议:
“吴将军,你不愿意放弃山海关,我也无权逼你。不过这辽蓟之地,还是王总督说了算,王总督要走,要带走部分兵力南撤,这一点你也无权阻挠,希望伱想清楚。
我们毕竟还是友军,国姓爷和张军门,还有我,都不希望走到不愉快的那一步。”
吴三桂也知道,这几天郑成功他们在协助王永吉挖墙脚,但王永吉是上官,或许挖不动关宁军,但挖外围明军肯定是挖得动一些的,吴三桂也确实没法撕破脸,于是他先顺水推舟作了个人情:
“郑贤弟所言,倒也不无道理,王总督想南撤,本镇当然不会拦着。”
双方达成了一个默契后,郑成功才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虽然吴将军您不打算放弃山海关,但国姓爷以为,你不该放弃这个选项,作为跟多尔衮谈判要价的筹码。多条退路就多点底气,多尔衮才不会有恃无恐肆意压价。
所谓求上而得中,求中而得下。吴将军要得中,岂能一开始开价就要中?既然吴将军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权宜之计,迫不得已,心中还是矢志忠于大明的,就该力争最小限度出卖大明的利益!”
吴三桂想了想:“跟多尔衮谈判时,空口白话要高价,这种事情惠而不费,本镇当然会做。但多尔衮也不傻,能不能谈成,也要看我军后援支持是否坚定。
如果多尔衮能看到我关宁军军粮不缺,军饷充足,士气高涨。看到陛下殉国后,南方诸省依然肯供给我军,他才会真的坚信我能随时跟着贵军南下,坚持到闯军临城的最后一刻。那样,他才会真正担心山海关落入闯贼之手!”
话说到这个份上,郑成功也基本上明白了,吴三桂就是在粮饷赏赐方面谈条件,只要南方的地方财政还支持他,那他就可以配合演演戏,同时也不向多尔衮出卖太多利益,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郑成功他们利用王永吉的名义拉走一些部队。
而吴三桂之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变得这么贪财缺钱粮、甚至贪财到“只要给够钱,就能容忍一部分部曲被挖角”的程度,郑成功一开始没想明白,但很快也想明白了:
正是因为前天他刚刚迫降了唐通的部曲,这事儿让吴三桂意识到了眼下自己有多么缺钱!
因为吴三桂要迫降其他九边明军重新反正,最直接的筹码,就是立刻大笔撒钱,足额发饷,发额外的加赏,快速拉拢人心!
在大明九边的河北三边部分,还有数万明军边军,处在此前不得已降闯、而现在又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节骨眼上。
这时候,谁能笼络人心,谁就能快速扩大势力。就算郑成功拉走一些山海关附近的二线部队,只要给足吴三桂钱,吴三桂还能快速从其他方向找补回来更多!
甚至说句难听的,吴三桂就拿刚劝降来的唐通部曲,滥竽充数塞给王永吉带着南下,把头顶上那个名义上的总督打发了,法理上来说也是不违朝廷法度的!
他就算给王永吉一万兵,只要朱树人给他的银子,能让他从动摇的马科、白文选、高杰那儿拉拢来两万兵,那他吴三桂还能赚一万的差价!东边赔钱西边赚,赚回来的还比赔的多!
他吴三桂只要握住山海关,握住辽蓟地区最后一个海路南撤的出海港口,就会有源源不断想南逃的河北明军来跟他接触!
有了这么一个局面,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个人势力的膨胀,吴三桂更舍不得放弃山海关南逃了!只要留着这颗钉子,他不但可以保住家族几代人经营的地盘,还可以持续吸血,把自己吸成真正的辽冀第一军阀。
富贵险中求!
把这些道理想明白之后,郑成功也彻底知道,眼下这节骨眼,吴三桂本人是注定不会走的了。
他开出的条件,如果换个人来执行,那也确实是苛刻——吴三桂为了这事儿,要的收买友军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
但幸好,国姓爷似乎早有准备,他刚刚通过沈练给郑成功的信里,就提了,如果吴三桂的要求可以通过银子搞定,那就一律答应。
对沈家而言,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
其实哪怕沈家不立刻拿出钱来,作为经办人的郑成功,也是能提供这个融资周转的,只要沈家答应事后结算即可。郑成功同样是不逊于朱树人的富可敌国存在。
吴三桂的勾当,偏偏勾结到了如今地球上最有钱的两个人,只能说是一拍即合。
郑成功也很有担当,大包大揽就帮国姓爷大哥,把具体侃价的谈判环节完成了。若是换个人,还真没这样的底气——
毕竟要是普通打工仔,得了老板的吩咐,在没有良好通信请示条件的环境,全权谈价,最后谈高了几十上百万两,回去还不担心被老板大卸八块?
澶渊之盟的时候,曹利用把宋朝岁币从宋真宗心理价位的一百万两砍到三十万两(“如事不得已,百万亦可”),才躲过了寇准的严惩,普通人哪担当得起每年多赔款或者少赔款七十万两的外交责任呢。
也就郑成功自己不差钱,放得开,谈多谈少都能举重若轻,换个别人真完不成这事儿。
一番博弈后,吴三桂也没阻挠郑成功挖人,只是对挖走的每个人都开了价,
郑成功和张名振,就挖到了吴三桂麾下嫡系部队中的参将张国柱一部,外加关宁军中其他非吴三桂嫡系的数千人南下。然后给足了吴三桂这部分人的银子、军粮,暂时交不足的也许诺半月内从南方再紧急筹调。
反正沈家垄断了黄海海贸三代,沈廷扬在登莱等地也都有屯银,可以快速调来。而吴三桂也知道对方这种“贩卖军队人口”的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自然也不怕对方赖账,最多就只是赊欠一笔交割而已。
等到下一笔交割时,如果对方不把上次的货款补齐,吴三桂就扣着下一批货不发好了,这样他最多也就亏一笔货的货款。
考虑到沈家人过去四年的运粮良好信用,吴三桂这点风险当然是愿意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