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作者:白石头 | 分类:军事 | 字数:449.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三七章 首战告捷
护国军的攻势非常的勇猛,驻守新乡及其附近诸地的伍祥桢及其手下的北洋军面对这样的攻击,实在是有些无力反抗,当然了,这绝不是说北洋军的军事实力差,而是作为此地军事长官的伍祥桢,他本身就没有太高的战意。
说起来,伍祥桢手下有接近万余部队,而且虽然相比之下装备上存在一定的劣势,可是人数上的优势以及借助四川特有地势的防御战,伍祥桢本是略占上风的,可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老本到底有多厚,所以他也不想真的和护国军玩命的打上一仗。
而且伍祥桢此人在此时之前,虽然也有官职,但是手中并没有什么实权,而且其手下兵力确实有限,像这样的万余部队他还是第一次统帅,说起来,在这个年景里,军人想要弄到钱。
虽说比较容易,但是首先的第一点就是你手中要有足够的部队,而且这样还是在你本人首先在本地以及内阁中有足够的势力,保证你的上司以及和你同等官位的人,不会难为你。
而且即便是这样的条件下,要是你没有足够的部队,不说你能不能剿匪、平叛弄来抚恤、奖励,就是让你去刮地皮,要是手下的兵马不足,万一遇到了彪悍民风的老百姓的反扑。
这样一来的话,先不说你能不能弄到钱,保不住自己的这点实力自己的命也要搭在里头。所以伍祥桢在此之前虽然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军阀,可是实际上他是一点实力、权利都没有的,而且他也绝不敢太过刻薄的搜刮地皮。
所以伍祥桢的日子过得并不舒服,虽然袁世凯政、府每年都有一定的军费发给他们可是相比之于他们的花销来看,那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伍祥桢这样的小小的军阀,或许还算不得军阀的人物。
是非常尴尬的,因为他比之一般的同级别将官存在独、立主持权,不隶属与谁的部下,所以他不可能得到上峰的财政资源,而他那,又没有实力与其他的军阀争夺资源,所以他的日子要是还能过舒服了,那可就是天理不容了。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伍祥桢才并没有与护国军殊死一战的打算,因为他知道,此战无论胜败,那么首先可以可定的就是这万余部队首先都成了他的部下,他首先的就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那么既然扩充了自己的实力,那为什么还要去损耗这来之不易的实力那?而且说起来伍祥桢其实也知道,这一次虽然袁世凯调动兵马的声势浩大,可是未必就真的能打过三路护国军。
再加上革、命军方面也有不知不觉的重组的意向,或许这一场战争真的未必这个战争的天平就会一直倾斜在袁世凯这一番,所以想到这里,伍祥桢就不得不去揣度一下,自己到底应该站在哪一方了。
要是站在袁世凯一方的话,那么袁世凯战胜还好,可要是袁世凯战败那?蔡锷众人夺了大权之后,哪还有他伍祥桢的好果子吃吗?而反之同理,所以伍祥桢所处的位置真的非常尴尬。
而且论起来,伍祥桢自己也说自己倒霉,那就是他怎么着也想不到,足足八万人的进攻军再加上四川等地的数万守军,加在一起十几万人的战争,自己这一个小地方竟然成了第一战场。
而且刚刚得到了前线的消息,刘国峰的炮团全军覆没,护国军的步兵梯队正在缓缓前进,逼近己方的阵地,前线驻扎的士兵向他请示应该如何应对,这才是让伍祥桢最为头疼的。
因为他自己还无法揣度出到底应该站在哪一方,而且之前的炮击战说起来真的要论出一二三的话,自己无论面对哪一方都还有一个解释缓和的余地,可是步兵方阵的进攻那就表示这二百米的距离之内。
双方需要短兵相接,这样一来的话,伤亡比例不但大大的加重了,而且要是自己一个不好,站错了队伍,日后哪一方取得了胜利,向他追究其白刃战时的问题的话,他绝对是百口莫辩的。
想及此处,伍祥桢不由得叹息了一声,他决定采取一种比较隐意但是却能够保全自己的作战方式。伍祥桢当下下令道:“即命令我部全部官兵,展开阵型与敌接战,同时属令全部将、校、尉官及全部作战指挥人员,以‘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八字为一切作战核心。此命令,即刻执行!”
虽然看起来,伍祥桢的命令是出于对护国军进行全面歼灭的角度制定的,但是实际上这不过就是伍祥桢的权宜之计,因为什么叫做且战且退,诱敌深入?怎么战、怎么退,怎么诱敌,又该深入到一个什么样的纵深?
这一切,伍祥桢都没有做出一个要求,所以这样的命令虽然看起来是对于护国军的针对行为,但是实际上伍祥桢这不过就是给自己同样的也是用来搪塞袁世凯等人的一个借口。
这样一来的话,他这样所谓的“且战且退”,当退到他的防区边缘的时候,那么他直接的撤出防区也好,亦或者是将自己的部队从防区友邻位置迂回到前线的话,都是说得通的。
因为伍祥桢已经打定了不会全力一战,那么他撤出自己的防区可以以“兵合一处”作为借口,而他重新将部队迂回到前线的话,也可以借口托词为“前后夹击”,这样一来的话,就能够公开的解释他的避战态度。
同样的,这样一来的话,即便是到后来他面的袁世凯的话娿,也能够将避战的责任推脱为战术失误,而且他的行为方式也能够使得友邻被动的与他平坦责任,这样一来的话,即便是死罪,他也不过就是丢官罢爵而已了。
而假使日后他要面对的是蔡锷等人话,他也能够解释说自己当年是故意如此的为的就是给护国军一个方便,可是介于袁世凯、曹锟的限制,自己不好表现的太过清楚,但是自己的行为表示的非常明确了,那就是不愿意于护国军为难。
伍祥桢的这一招不得不说非常的高明,而且说起来,不单单是他,就是他手下的士兵,其实也没有一个真的想要正面与有着“冠绝天下”之称的滇军将士交手,毕竟谁也不是真的就能够慷慨赴死的。
如果能活着,又有谁想要去死那?而且说起来虽然北洋军整体的军事实力不俗但是这不表示每一个北洋军将士都是这样的,这其中必然存在参差不齐的差异化,而伍祥桢手下的部队。
虽然也是北洋军,但是实际上他们就是北洋军中最下等的军人。这与伍祥桢在北洋军中的地位也有关系,当然了,总而言之吧,那就是伍祥桢这支队伍不单单他不想和护国军作战。
就是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尤其是在那一阵炮击之后,见识到了护国军装备优势之后,他们也不想要成为冤鬼,所以伍祥桢的命令下达后,在执行上,那种迅速甚至是练伍祥桢都没有想到的。
步兵梯队的进攻非常的顺利,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景象实在是让我欣喜若狂,三个步兵梯队出乎我意料的进攻速度,以及对于地方阵地的占领速度实在是让我侧目,纵横四百米的防御战壕。
短短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三个梯队的士兵就全线占领了,而且在稳定了战场态势之后,还有继续前进攻击的苗头,我实在是想不出来,难不成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滇军的战力有提升了一个层次?
亦或者是提升了几个层次?这简直是我的不能相信的,但是无论如何,我军这一场的胜利是奠定了下来,看着护国军的战旗在对方的战场上迎风飘扬,我不由的深深的喘了一口气。
因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对于整个护国战争都是存在不可取代的意义的,而且对于护国军全军上下将士都是一种极力推动性的鼓舞,再有就是这是护国军与北洋军接战后的第一战。
首战告捷的重要性,我想每一个军人都是清楚的,所以当我得到了前线确定的捷报时,便马上着这一场胜利的过成与结论,通过电报的方式,同时向全国各省公布,也向李烈钧、唐继尧二人所率领的护国第二军、护国第三军通告。
当然了,最重要的,我要将这一场的胜利,详细的描述出来,而且在这其中加多一些我对于这样战争的看法与态度,同时也要加入我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以及对于战局态势的分析。
同时还要附加上我对于袁世凯北洋军的无情嘲笑,这样一份电文,当然是不能够公开的,因为这一封电文是专门发给袁世凯一个人看的,同样的,作为对方北洋军的此时的统帅的曹锟。
也会接到一份我单独写给他的信件。虽然信件的内容我不能够公开,不过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封信件绝不是什么劝降书啊,或者是希望曹锟倒戈这样一类的信件,我能保证,这信件的内容,几乎是与战争毫无关系的,但是同样的,真是因为这信件与战争毫无关系,反之又恰恰关系到战场时局的最后结果!
而且说起来,当我真正的随着部队向前缓缓推进,到达了之前被我军所占领的阵地的时候,看着这方阵地上,之前伍祥桢部部署所留下的印记,以及战壕的排列,还有一些有关战局的痕迹的时候。
我突然意识到,这一次的告捷对于我来说,真的就是一种运气,虽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伍祥桢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我军放水,或许他有他的打算吧,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次胜利的一方,是我。
不过正当全军都充斥在首战告捷的喜悦中的时候,一个令人感到惋惜的消息,突然的传到了我的耳中,在整理战场统计战损、伤亡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具尸体,根据这具尸体上的一些特征得出结论,这具尸体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之前的副官,我在北、京时不遗余力的帮助我的那个人。
忠心耿耿为了维护我与我出生入死的陈敏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