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来自星星的导演
作者:天生的酱油 | 分类: | 字数:73.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1章 电影人们的桎梏
第222章 电影人们的桎梏
“4亿啊?这目标会不会有点大?”
“我觉得能超过《泰坦尼克号》的3.6亿就不错了。4亿着实痴心妄想。”
“内地从来没有过4亿的电影,我们的市场还达不到那种程度”
“或许应该缓一缓,可以慢慢来。”
“4亿?总觉得有点多,不是没有信心,而是没有先例。”
众人议论纷纷中,唐泽没有阻止。
人们会露出这种反应,他并不意外。
当初《心灵捕手》第一个突破3亿,就已经足够让人震撼,遑论4亿?
不过,在《心灵捕手》之前,华国就有了3亿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而且维持了长达十年的时间。
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泰坦尼克号》当成一种最高记录。
这种纪录深入人心,成了华语电影的极限,桎梏、围墙。
即便《非诚勿扰》无限接近它,却并没有打破。
人们心中那堵墙也就没有坍塌。
在这堵墙仍然存在的时候,想要直接跳过它,创造一个更高的纪录。
人们会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是一种奢望。
哪怕说这种奢望的人,是在人们看来拍电影无敌的唐泽。
这也是为什么,几个月前,唐泽说华国电影市场的极限还没摸透时,其他电影人会反应那么大。
明明3.6亿就是极限了,唐泽凭什么说没有极限?
拿不出证据,唐泽就是在否定他们所有人。
“4亿吗?李,你怎么看?”此时,影评人席位,也因为唐泽4亿的预期反响不小。
包括李永康,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都在议论。
李永康摇头:“不好说,唐泽不像个说大话的人,可华国的电影市场,也着实不好判断。”
“说它票房规模小吧,其实在全球也能排在第十左右,排第二的小日子,也只比华国的规模大两倍。”
“说它规模大吧,单部电影票房却又很低。”
“小日子最高票房电影《千与千寻》有316.8亿曰元,折合软妹币达21.35亿,华国最高才3.6亿元。”
“当初唐泽说华国电影市场还没到极限的话,我是比较赞成的。”
“也只有这种可能,才能诞生华国这种每年都在大幅度进步的奇迹。”
尼古拉斯点头,华国电影市场确实不正常,不平衡。
不过他也不是研究这些的,并不多想。
媒体记者们则一个刷刷动笔,记录下唐泽首映礼上的直取4亿的“狂言”。
如果《无名之辈》没有取得4亿,唐泽可就打自己脸了。
取得了,那也是极大的新闻。
二者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今天的素材很好。
议论结束,来到记者提问环节。
原本这些媒体人都是收了钱,应该规规矩矩按照约定提问。
可显然唐泽4亿豪言刺激了不少人。
相比于可能冒犯唐泽,他们更在意素材。
媒体踊跃问答,却不再按规矩来。
新琅的记者问:“唐导,4亿票房,是您真的对《无名之辈》有这个期望,还是随便说的一个数字?”
记者不讲规矩,唐泽脸色没怎么变化。
这种事已经习惯了。
“我说了是个预期,预期不就是期望的一种?”
“每个人的期望都有大有小,不止4亿,我还可以期望5亿,6亿,你觉得呢?”
那位记者没有罢休:“这么说,这只是唐导您随便说的数字?”
唐泽耸肩:“你可以这么理解。”
“那您不觉得,以您现在的地位,随便说说显得不负责任吗?”新琅记者毫不客气道:
“4亿的预期,之前在场的观众们都算是个见证,您这又说是随便说说,就是对观众不负责。”
竟然还有人敢这么对唐泽说话?
前排的观众小声议论,觉得这记者有点咄咄逼人。
唐泽则感到好笑,这位新琅记者貌似对他有些不服?
难道是高新的对头?
“但预期就是预期,哪怕我说的再低点,只预期1亿,它也是个预期。”
“能坐在这里看电影的,都有自己的判断力,如果我预期几十个亿,难道会有人把预期当真?”
“当然,你说得对,我要对观众负责。”
“所以我听你的,4亿不是随便说说,就是我对《无名之辈》这部电影的基本判断。”
那位新琅记者很满意,他就是要唐泽把4亿定性。
可同时,他的职业生涯也到此为止了。
没等老吴做出行动,他的同行就把他的行为告诉了总部。
总部也做了回复,素材优先是对的,可绝不能激怒唐泽。
他们没按规矩来本就是种冒犯,还如此咄咄逼人,惹怒了唐泽,只会吃不了兜着走。
轮到搜弧记者,就温和许多:“那唐导,你为什么不先预期打破《泰坦尼克号》3.6亿的纪录,而是预期4亿呢?”
“它已经横亘在了华国十年,打破它,是每个华国电影人都期望的吧?”
“还是说,您仍然坚信华国电影市场没到极限?”
唐泽肯定道:“我一直都这么坚信。”
“我觉得,不管是其他电影人,还是我自己,都不应该去随便给自己定下一个桎梏、关卡。”
“《泰坦尼克号》的纪录横亘了十年又能怎么样?”
“一个人能否进步,对比的对象应该是他自己,而不是别人。”
“有的人总觉得我是在和所有人作对,否定所有人,却不想想,现在的他,会被以前的他否定吗?”
“至少我敢说我不会,因为我在让自己进步。”
“为了持续不断的进步,我需要打破超越之前拿下了第一个3亿的自己。”
“所以我定的预期是4亿。”
“在没有摸到华语电影市场真正的极限,没有摸到自己能力的极限前,无法超越,我承认我也是在原地踏步。”
“啪啪啪……”唐泽这番言论,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是啊,电影人应该超越的是自己才对。
他们一直把《泰坦尼克号》当最高目标,难怪会反复挫败。
回想几个月前唐泽的话,他们也有些恍然。
拿自己作对比,敢说没有原地踏步的人,真没有多少。
那华语电影市场到极限了吗?
谁也不知道。
他们等待着,等待唐泽证明他的判断。
记者依次提问后,首映式结束。
啪嗒!
影院内灯光黯下,大荧幕亮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