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因果从聊斋诡异开始
作者:欧鳇十三 | 分类: | 字数:46.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章 再三劝诫
第145章 再三劝诫
宁浩自然是不服气,跟师父吵了一架。
但不管怎么吵,师父永远都仿佛不动怒的样子,并且态度坚决,认为他就是练不了武。
到最后,宁浩自己先焉了。
毕竟,贪嗔痴之戒,不论如何,自己还是要遵守的。
师父并未因此责怪宁浩,仍只是告诫他:
“你不要习武,如果习武了,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
“不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是什么嘛!”
宁浩表面上静坐入定,内心却一点都不平静,充满了委屈。
凭什么,凭什么不让自己练武?
反正自己也参悟不透什么佛理,倒不如成个武僧,还能对寺内有点贡献!
他越想越烦躁,高台上眉目微垂的方丈微微抬起眼皮,注意到了下方宁浩的异动。
方丈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悄悄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宁浩身旁,拍了拍后者的肩膀,示意跟他来。
宁浩也知道,旁边师兄弟都在入定中,不好打扰他们,也只好轻手轻脚地跟着方丈出了门。
出了门后,方丈环顾一圈,语重心长地道:
“正翳啊,你是不是有些心事?如果有不开心的事,就说出来吧。”
方丈的名声在十里八乡都是极好的,凡夫俗子们都知道,方丈是远近闻名的大师,对于佛理的研究无人能及。
而在修行界中,方丈的名头也还算响亮——作为兰若寺的方丈,他也有出窍境的修为,称得上是一方强者。
尽管方丈并不喜欢显露神通,许多人都只以为他是个资历较老的老头,但宁浩听师父提过一嘴方丈曾经被皇帝接见,自然知道方丈的地位。
因此,他也不敢怠慢,垂下脑袋轻声回答道:
“弟子悟不透佛理,弟子想习武,但师父说我不是习武那块料子。”
“习武?想习武就去做吧。”
方丈捋着胡须,呵呵笑着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连开始都不开始,又怎么知道是不是呢?”
宁浩听到方丈的话,心中一喜,正要开口道谢,却看到方丈忽然变了脸色。
“你……你的师父说你不能习武,必定有他的道理。作为弟子,你应该听从师父的教导,不要轻易违抗。”
宁浩低下头,有些失望,同时内心也有些疑惑:
“怎么方丈突然态度大转弯?”
方丈看着宁浩,拍了拍他的肩膀,慈祥地说:
“孩子,这个世界很复杂,有些道理,你现在不明白,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你只需要安心修行,听从师父的指引,踏实地活在当下就好。”
宁浩抬起头,看到月光下方丈和蔼的笑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时,不远处的大殿传来了晚课钟声,清脆地响彻四野。
方丈说:
“正翳,走吧,去听晚课吧。今天的课程是《心经》,你虽然不能习武,但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佛法的奥妙。”
宁浩点了点头,跟着方丈向经堂的方向走去。
两人沿着长长的青石板路走着,脚步声在空旷的寺院中回响。
繁星满天,银河静静流淌,风轻轻拂过树梢,带起沙沙的声响。
不远处,一只夜枭唱起了夜曲,声音悠长而忧伤。
宁浩抬头仰望夜空,心中涌起一阵澄明的宁静。
或许,自己真不是习武那块料呢?
既然方丈都这么说,那肯定没错吧……
宁浩跟着方丈来到了经堂。
此时,众僧已经坐定在垫子上,等待着晚课开始。
方丈走到高台上,整理了一下衣袍,坐下来。
他看了看下面的众人,目光最后落在宁浩身上,微微一笑,然后手持木鱼,轻轻击打了三下。
清脆的木鱼声在空旷的经堂中回荡,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方丈身上。
方丈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心经》。”
“《心经》只有短短二百六十个字,却包含了佛法的精髓。它启发我们,世间的一切经历不过是虚妄,我们应看破名利与情感,遁入空门,方得解脱。”
“阿弥陀佛。”众人齐诵佛号。
众人静静聆听,夜晚的寺院十分宁静,只有方丈的声音在空气中回响。
方丈继续说道: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宁浩也端坐在人群中,但他的思绪已经飘向了别处。
师父说,习武会导致“不好的事情”,这话含糊其辞,却成功激起了宁浩的好奇心。
而刚才,方丈的态度又忽然大转弯,从肯定到否定,让他摸不着头脑。
他偷偷打量着坐在高台上的方丈,心中对这个看似和善的老僧,升起一丝疑惑。
方丈刚才的举动,充满了奇怪的反复。
为何先鼓励自己习武,转眼又力劝不要习武?
180度的大转弯,着实蹊跷。
宁浩凝神回想方丈刚才的表情——从慈祥到严肃,似乎并不像装出来的。
难道方丈也在劝自己不要习武?可为什么他一开始是赞同的?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冥思苦想了许久,注意力完全不在方丈的讲课上。
方丈似乎也注意到了宁浩的不专心,但他也并未多言,只是继续讲着《心经》。
夜,悄悄过去了。
月亮也从东山上一跃而起,挂在了天空中。
宁浩跟着众人听完了晚课,方丈宣布散会。
众人鱼贯而出,宁浩也起身准备离开。
这时,方丈在他身后叫住他:
“正翳,留一步。”
宁浩停住脚步,转头看向方丈。
方丈走下讲台,来到宁浩跟前,神情严肃地说:
“正翳,我知道你心中还对习武一事念念不忘。但是老衲再次劝你,听从师父的教导,不要轻举妄动,你习武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宁浩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蚋地问道:
“弟子想知道是什么后果。”
“你不该知道。”
宁浩沉默了一下,轻声说:
“弟子明白了。”
方丈拍拍宁浩的肩,说:
“去吧,好好休息。不要再胡思乱想了,练武也并非什么好事,从此之后,担子也会变重了,好好地在寺内过完平淡的一生不好么?”
宁浩应了一声,转身离开经堂。
他一出门,夜风就迎面吹来,寺里静悄悄的,只有虫鸣和梵音在风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