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五岁团宠小福宝,种田致富开挂了

作者:辞半夏夏 | 分类: | 字数:79.1万

第352章 定夺之权

书名:五岁团宠小福宝,种田致富开挂了 作者:辞半夏夏 字数:2106 更新时间:2025-02-13 02:01:34

“我明白你是想护着我且心中十分有把握,你在我心中就是天神将军一般的存在。”

“我只是,我只是觉得我在你身边总是为你添麻烦,每次遇见今日的场景都是被挟持的那个人,然后还要你受掣肘,心中很是难受。”

聂远衡悄悄松了一口气,见不会厌烦自己就好。

将唐甜甜的手缓缓放在自己的脸上说道:“怎么会呢,你从来都不是拖后腿的那一个。”

“你是我的智囊团,打打杀杀你不在行罢了,那些人也是没本事才会使用下三滥的手段,你断不要自责,你能陪在我身边就已经是最大的馈赠了。”

二人相视一笑,感觉屋中的温度持续上升,对视之中二人的脸颊都有发烫的感觉。

聂远衡还算好,如果忽略他肉眼清晰可见不断变红的耳朵。

他将碗中剩下的安神汤一点一点喂给唐甜甜之后才离开。

想着准备明日上早朝的奏折。

翌日,大殿之上。

大臣们依旧为了平日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不是说你工部不配合就是说你户部拨款不到位。

吵得皇帝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却没有一点办法,困倦地打了哈欠,想象何时才能够下朝。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铿锵有力的声音将所有人都盖上去。

“启禀皇上,臣监察御史付庆荣有本要奏。”

“哦?”皇帝来了兴致,同时对于他要上奏的内容有些害怕,这位官员平时上奏的都是一些大事。

虽然能为朝堂带来些不一样的声音,但还是不要上奏的好。

“说。”

“回皇上,臣家中亲眷有沿海地区的人,昨日投奔臣,说是沿海地区倭寇频繁进犯,臣不敢耽搁,特此上奏。”

说着将自己的奏折呈上去,仔细记录了投奔他们那人的说辞,事无巨细,每一句话都记录在册。

皇帝心中很是纳闷,阿衡回来之后跟他说了些在沿海地区的遭遇,自然没有忘记与陈耀世做抗争,同时重创倭寇的事情。

本以为他们应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在,怎么这么快就冒出头来了。

皇帝隐晦的眼神落在聂远衡身上,似乎在问是怎么一回事。

聂远衡一开始很是惊讶,没想到朝中竟然有人关注这件事情,不过昨日见过的那帮人没人说过与监察御史有亲戚关系,想来应该是另一波百姓。

同时出来站在监察御史的身旁说道:“皇上,臣也有本要奏,与付大人所说同为一事。”

同样重复刚才的步骤,聂远衡派谛听阁的人打听消息,今早便有了结果,将获取来的消息全部写在奏折上。

相比较于监察御史记录的对话,更具有说服力,很有针对性,更好地证明了这件事的真实。

皇帝翻阅之后面色凝重,示意将手中的两本奏折递给群臣传阅。

首先看的就是监察御史,他没想到王爷了解地竟然这般详细,想来是花费了一些心思,看他的眼神又带上了些敬佩。

沿海地区消息被封锁,现在情况不容乐观,可以说城中的百姓被逼地关上城门,日常生活全部缩在一个区域,在区域的入口设防。

平常根本不敢上街出门,生怕什么时候窜出一个倭寇将自己斩杀。

好在有谛听阁出马,原本就在沿海地区设有一个分部,且传递消息的方式极为特别,这也是传递了好些时候不断转折之下传到京城聂远衡的手中。

谛听阁每日都会找一些落单的倭寇就地斩杀,奈何人手不足想必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除了最开始一批逃出来的百姓之外,还真没人能将消息带到京城。

第二批、第三批逃出来的百姓都被倭寇在必经的道路上设下埋伏斩杀殆尽,手段极其残忍,令人发指。

皇帝当即震怒,破口大骂,“我朝百姓被如此欺压,你们却还想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

“一个个都是吃干饭的吗,彻查沿海地区临近的那些官员,怎么,大关城门将近半月的功夫也察觉不到一点异常?”

“沿海地区被堵住了嘴,他们也没有嘴了吗?!”

底下的大臣噤若寒蝉,不敢出声,生怕皇帝将气撒在自己的身上。

“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是派人平定战乱,百姓等不起了啊。”

监察御史迎难而上,直挺挺地跪在地上,那户人家与家中亲眷本是远方表亲,祖上有些沾亲带故的血缘,到如今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

但再怎么说也是亲戚,更是我朝百姓,那男人站在自己面前时,两只胳膊的袖子空空如也,说了一句让他老泪纵横的话。

“若再见不到表姨父,我这身上的血怕是要流干了。”

皇帝对这位监察御史很有好感,七十岁的高龄头发已然花白,经过这么一遭心中定然难受极了。

“付爱卿说的对,你们又何人前去镇压倭寇啊。”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的算计任谁都能品出来,半天愣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毛遂自荐。

最终不知是谁先开口,“皇上,臣以为衡王爷骁勇善战,善于用兵之计,且镇压倭寇有一定的经验,对于沿海地区的地形熟悉,在军中威望甚高,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其余人见有出头鸟提建议,纷纷跟着附和。

皇帝心中有些不爽,他这朝堂之上是没有第二个能够领兵的将领了吗,事事都要阿衡去做。

这时聂远衡思索了一瞬,主动上前请缨,“皇上,臣愿意为皇上分忧,请兵沿海,镇杀倭寇,保护黎民百姓!”

皇帝在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这般危险的事他本是不愿让阿衡去的,奈何朝堂之上竟没有一个有胆气的将领,看来日后需要加大军队的培养力度才是。

“好,朕给你四十万大军,允你全权定夺之权,在外领兵可以不用受任何人限制,即便不能将倭寇尽数绞杀,也要打的他们不敢进犯。”

“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