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拍案(合集)
作者:王圣翔 | 分类: | 字数:58.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5章 草木黄落
第145章 草木黄落
新皇帝的第一个夕月大典就快要到了,街面上比往常更加热闹一些,这新朝的新气象似乎预示着大明朝的又一轮繁荣就在眼前了,只是这些热闹和繁荣的背后隐隐约约有些阴影也正在疯狂地生长。
京师城内,一座普通的小酒馆。
“老李,最近有没有听说聚宝山的传闻?”脚夫张二狗鼓动扁扁的嘴唇神秘兮兮地说。
“得了,你这淫贼又从哪家寡妇那里听来的小道消息”,泥瓦匠李小四黑黝黝地大脸膛猥琐地笑起来。
“这回可真是出大事儿了”,张二狗瞪大了眼睛一副认真的样子。
“那你就说道说道。”这时旁边几桌的食客耳朵尖的也都凑了过来。
“真……龙……出……山……了”,张二狗故意拖长了音调,一个字一个字的说。
“这种事情岂是可以乱说的”,李小四一阵紧张,赶忙做了个压低声音的动作。
“真事儿啊,好多人都听到了,最近聚宝山那里经常传来龙吟声,还有龙影出现在空中呢”,看李小四不信,张二狗有点急了。
“我也听说有这事儿”,旁边的食客插口道。
“你看,你看”,张二狗一阵得意。
这时李小四突然站了起来,“赵秀才,来,来,您学问大,您来听听这张二狗是不是又在编瞎话了。”
赵秀才的父亲是前朝户部的一名小官,大明建立以后虽然被留用,却始终不受重用,就寄托于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光耀门楣,但是赵秀才实在不争气,染了一身纨绔的性子,读不成书,连秀才都没考上,老父亲一气之下一命呜呼,赵秀才更是变本加厉,败光了家财,现在靠替坊间百姓写些文书契约勉强度日,所以留了个“秀才”的诨号。
不过最近赵秀才似乎发了点小财,又开始大手大脚起来。他本来独自坐在窗口饮酒,听见李小四召唤,便摇着折扇踱了过来。
张二狗又把刚才的传闻复述了一遍。
赵秀才听罢,思索了一会说:“张二狗所言,未必不是真的,你们可知道,聚宝山上有一处宝地,名曰‘雨花台’。”
众人点头。
“这块地方本来称作‘石子岗’,想当年有一位高僧在那里设坛说法,说得生动绝妙,感动了佛祖,天上竟落花如雨,从此改名‘雨花台’。”
“这跟张二狗说的真龙有什么关系?”
“传说当日不仅落花如雨,还有真龙现身,所以京师之地残留着真龙的王气,太祖爷定都在此才成就一番霸业。”,赵秀才也压低了声音。
“那现在真龙再次现身,岂不是说,当今圣上不是真龙”,张二狗自知失言,赶忙捂着嘴吧。
赵秀才收拢折扇,点了点张二狗,摇了摇头,径自走开了,其他人也一哄而散。
李小四愣在那里,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这时,门外一个道士走过,高声念道:“雨花台里有真龙,紫禁城中空洞洞……”
四下里黑洞洞的,没有一丝光亮,华钢想站起来,却发现手脚都被一张大网缠住,他越是用力挣扎,越是无法摆脱……
华钢从恶梦中醒来,额头汗涔涔的。
七宝塔依旧下落不明,大报恩寺的命案也是毫无头绪,这时偏又杀出一个‘曹国公’李景隆,此人的父亲李文忠是太祖皇帝开国的爱将,本人也颇受太祖皇帝看中,很早就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执掌左军都督府,骁骑右卫正是其管辖。
他在大报恩寺确实有一座秘密外宅,连寺内僧人很少知晓,里面据说是供养了一位如夫人,他自己却从未来过。
田子路有可能只是借着差使之名来取大报恩寺内应的七宝塔图纸,但这院子也很可疑。
华钢摇了摇头挥去满心思绪,穿好衣服下床,发现妻子李嫣不在家,唤了几声也无人应答,想来是上街去了。
这时,突然外面传来一声隆隆巨响,他来到庭院抬头望去,空中竟然腾起一团黑雾。
正当华钢惊疑不定的时候,李嫣挎着竹篮急冲冲地回来了。
“钢子!钢子!不好了!不好了!”
“发生什么事儿了?”华钢赶忙迎了上去。
李嫣指着空中逐渐散去的黑烟道:“刚才我在集市上买菜,突然就听到聚宝山那边一阵巨响,然后就冒出了黑烟,然后……”
“然后怎么了?”
李嫣咽了咽口水,“然后,有人就说这是真龙出山了……”
“什么!”华钢激动起来。
“真龙现世了”,李嫣又重复了一遍。
华钢一皱眉,抬手止住李嫣的话头,“青天白日,不要说这种胡话。”
“钢子,你也看到了啊。”
“这……”,华钢一时也说不出所以然,不过真龙这种说法,他却还是很难接受。
“街上都在说啊,还有小孩的歌谣呢”,李嫣又说道。
“歌谣?怎么唱的?”,华钢急切地问。
“雨花台里有真龙,紫禁城中空洞洞,若问真龙何出世,燕地王气满天空……”
华钢倒吸了一口凉气。
京师之地,天子脚下,这么忤逆的歌谣竟然能够传唱,而且又隐隐指向燕王,这里面恐怕大有文章。
“嫣儿,你听好了,这事儿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再也不许提起”,华钢对着李嫣郑重其事地说道。
几日后,锦衣卫镇抚司。
华钢正在勘验两具尸体,这两具尸体是兵马司的弟兄在护城河中发现的,看穿着似乎是山中樵夫。
“大人,这两人恐怕都不是溺死的”,华钢站起来,对皇甫说道。
“我们是在水中发现他们的,不是溺死的,难道还是烧死的”,兵马司副兵马王方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
“王方,你听华钢说完”,皇甫对华钢点了点头。
“大人,活人落入水中,鼻息尚存,必然吸入大量河水,所以切开尸体的内脏就会发现有很多的水在里面,而死人入水,并不会呼吸,自然不会有水进入五脏六腑。”
华钢停下来看了看王方继续说道:“而这两具尸体,五脏六腑皆没有水,故此可以推断,这两个人是死后抛尸入水,或者在入水之前就已经死了。”
“那以华大人之见这两人死因是什么呢?”王方问道。
华钢顿了顿,露出一副为难地表情,“应该是被火器炸死的。”
“火器?”在场的人一阵骚动。
“虽然经过长时间地浸泡,伤口已经模糊不清了,不过这种伤口我太了解了,就是战场上被‘震天雷’灼伤留下的”,华钢叹了口气说。
“这里是京师,连火药都找不到,哪里来的‘震天雷’”,一个同僚说道。
“是很奇怪,但我可以肯定就是‘震天雷’”,华钢紧锁眉头。
“你们锦衣卫神通广大,在京师这种地方,找几个‘震天雷’不是什么麻烦事吧”,王方又说道。
皇甫心中嘀咕,现在的锦衣卫早就不似当年了,偌大的京师找几个‘震天雷’岂不是大海捞针,怪不得这厮把尸体抬到锦衣卫来了,是不是早知道是火器所伤。
想到这里,他便开口道说:“接下来就是我们锦衣卫的事儿了,兵马司的弟兄们还是先请回吧。”
王方倒也不恼,拱了拱手,带着兵马司的人回去了。
剩下几个锦衣卫的同僚面面相觑。
这时,华钢又开口道:“大人,其实要找‘震天雷’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皇甫有些激动,肚子上的肥肉都抖了一下。
“我朝对军中火器控制十分严苛,这么重要东西不可能漏过重重关隘来到京师,只是中秋节将近,宫中和民间都会准备过节的焰火,从这条线去查或许会有收获。”
“你是说并不是军中的‘震天雷’,可能是民间土制的?”皇甫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说道。
“极有可能!”华钢拱手道。
皇甫点了点头,“这样倒是范围小了很多,只要去找那几个焰火商一问便知。”
“大人……”,华钢低着头,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事儿?”
“大人,这是我勘验尸体时,在一具尸体身上发现了一块腰牌,刚才当着兵马司的人多有不便,您看看”,说着华钢从怀中递上腰牌。
皇甫一看,上面写着几个朱漆大字:“燕王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