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上班?我这个富二代是假的吧
作者:乐因林 | 分类:现言 | 字数:37.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2章 事情的来龙去脉
都是女方主动。
甚至现身伪造所谓的知情人:为了增加对话的可信度,朗佳涛甚至拍了一段自己走入小区的视频。
又加上一些色情图片,以及身体局部的画面。
就这样,有女主,有时间地点,有具体细节。
一场煞有介事的香艳故事,凭空诞生了。
开始传播:编造完整后,朗佳涛和何嘉凯把这些截图全部发到了车友群里。
200多个人,开始了意淫式的狂欢。
利用人猎艳的心思吸引注意力:镜头里的姑娘长相漂亮,“风骚少妇”的形象吊人胃口,句句对话都让人浮想联翩。
没有人质疑真相:每个人都在对风流韵事的玩味中,坚信不疑,并转发了出去。
再来一个推手扩散传播:其中有个叫陶晓飞的男人,把所有的视频和聊天截图都存了下来,打包散播。
舆论发酵:公开发布,引爆了网络。
越是绯闻故事,总是越传播得飞快。
只要不是自己出丑,人人都乐意看笑话:再加上截图中有具体小区信息,附近的居民,人人都听说了这件“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
津津乐道,细细咀嚼,并添油加醋,让它越发传神。
已经置身危险漩涡中心,却什么都不知道:唯有整件事的“主角”,那个被偷拍的姑娘,蒙在鼓里。
她和往常一样生活、工作,编织着未来。
全然不知道自己头上有一座巨大的冰山,正在一点一点融化。
2
开头点题: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早已跑得不见了踪影。
事情失控了:在那之后的一个月里,少妇偷情的故事,从一个群复制到另一个群。
从小区传到杭州,从杭州传到全国。
因为镜头里小吴的脸清晰可见,她在成都、西安、广东、河北、东北的朋友,全知道了。
当事人被网暴:无数人跑来谩骂她,甚至包括国外的网友。
一边极尽污秽之词,一边传着她的照片:“看啊,这就是那个荡妇。”
正常的日子,莫名其妙被砸得粉碎。
被拖进舆论漩涡,当事人却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一头雾水,直到8月7日,才从身在北京的朋友那里得知,自己“火”了。
被告知真相后,却连为什么会这样都无从得知:未婚未孕的她,成了有孩子的少妇。
清清白白的她,成了不知羞耻的女人。
干净温馨的家,成了自己偷情幽会的地方。
没有人在乎真相,跟风骂就对了:全身上下,被泼满了脏水,故事传得有鼻子有眼,任她再怎么否认、辩驳,得到的都只是暧昧不清的眼神。
生活被彻底摧毁:一个本分的姑娘,就这样被“社会性死亡”。
小吴硬撑着报了警,在朋友圈、微博一遍一遍澄清自己。
为莫须有的事情买单:即便如此,她和男友都被单位以影响不好为由辞退了。
受害人七零八落的生活状态:丢了工作,好端端的日子被搅得天翻地覆,小吴每天的生活,只剩下四处奔波,为自己求一个清白。
她体重暴跌,整日噩梦,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差到了极点。
曾经那些对生活的憧憬和喜悦,都发霉了、破碎了,取而代之的是崩溃和窒息。
想拼命对这世界喊叫,可张了张嘴,却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受害人被网暴到抑郁:事情发生2个月后,小吴被诊断为抑郁状态。
而那3个毁了她的男人呢?
三个始作俑者却没有收到对等的惩罚:朗佳涛和何嘉凯在被行政拘留了9天后,早就出来了。
小吴希望他们录视频道歉,也考虑到他们有妻子有孩子,主动提出可以戴墨镜口罩。
对别人和自己双标的做法:可他们却不屑一顾:“太丢脸了,我还要做人呢。”
当初造谣的时候,谁想过小吴还要做人?
对受害者没有任何愧疚,甚至忘了这件事:朗佳涛还把自己的便利店改了个名字,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不痛不痒地过着快活日子。
将谣言推波助澜的陶晓飞到现在都没有露面,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受害人得不到应有的公正:只有最无辜的小吴,一遍遍问自己,到底为什么。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要把我捏造成这样。
为什么要对我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伤害。”
没有人能回答。
受害人只是碰巧成为了几个无聊男人消遣的牺牲品:其实那天,换作是任何一个年轻姑娘走进那间快递站,都会成为受害者。
引发警醒,谁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不是小吴,就可能是小张、小王,也可能是我和你。
为了一己私欲,罔顾别人死活:3个成年的男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诋毁,对一个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自私自利的人性:但他们将这场“猎杀”当成了游戏,游戏陌生女人的清白,游戏自己猥琐的想法。
而别人的痛苦,与我何干?
结论:原来,毁掉一个人,根本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手段,一句话就够了。
就像《成人记》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谣言是成本最低的凶器,它只需要一个念头和一个舌头。”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3
剖析根由:这世界,真的有无端生出的恶意。
引发共鸣:即使你规矩行事,安分做人,也会被贴上莫须有的标签,成为人人讨伐的对象。
产生共情:喊冤无门的绝望,无处可诉的憋屈,能生生地摧毁一个人。
又一起造谣事件:前些天的一条热搜,让我思考了很久。
交代事件来龙去脉:清华大学食堂,一个2020级的新生不小心用书包碰到了一位学姐的臀部。
学姐当即咬定,是男生用手猥亵,明晃晃的性骚扰。
学弟连忙解释,并表示可以调食堂监控还原事发过程,以证清白。
但女生咄咄逼人,拿走了他的学生卡,记下身份信息。
事件还没搞清楚,就开始利用舆论带节奏:学弟怎么也没想到,还没等事情水落石出,这位学姐就在朋友圈、微信群曝光了他。
将对方的隐私全部曝光:长相,穿着,学院。
还要求对方公开道歉,并告知他的家人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