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宠妻日常
作者:小女不才 | 分类:古言 | 字数:132.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9章 换了东家
“你公子我又不是跟屁虫,跟上去作甚?”
福贵:“那我们......”
“回头找人跟上他们,看看他们到底住哪。”
福贵:“......”
“愣着做什么?去啊!”吴董急道。
“哦!”福贵一脸委屈的吩咐去了。
吴董觉得福贵越来越没有眼力劲了。这点小事,还要他亲自吩咐。
樊十一一路时不时的回头去看,生怕吴董又跟上来,好在自己自作多情了。
吴董并没有穷追不舍。
嵇晏也在心里踏实了些。不过,他也没敢放松,买好了种子便与妻子一道骑马回转了。
接下来的几日,两口子就在家里忙着种地。
他们家开荒的两亩地,花了三四日,已经差不多都种完了。
樊十一记着再过几日便是她爹的生辰。山下最近也正在农忙,樊家有七八亩地,樊老爹带着几个孩子在家一时半会的肯定种不完。
刘氏要忙家里的活,听说这两日又逮了三头小猪仔来养。两个小女儿又还小,上回樊小二的事把刘氏吓的够呛,故她帮不上多少地里的活。
菜也要种,眼下正是种丝瓜、南瓜、瓠瓜的好时候。否则等天气大回暖了,容易长虫把瓜苗吃了。
特别是一种叫馋虫的白色肉虫,总喜欢在瓜苗小的时候将嫩苗尖尖咬断。
这个时候没有农药,人们大多用一种叫印楝树的皮和种子舂烂了丢地里当做杀虫剂,或者是烟碱和草灰,效果自然不如现代的农药厉害。
樊十一心想着这几日天气好,等下过了雨,便不好下种了。于是夜里与嵇晏商量,明日她下山去帮家里干两天农活,顺便给她爹祝寿。
嵇晏也正想说此事,难得妻子有这份孝心,他自然不会反对,并表示一道去帮帮忙。
翌日,樊十一早早的起床将家里的牲畜都喂了,便与嵇晏一道下山去了娘家。
乡下人都起的早,他们去时,樊老爹已经带着几个大点的孩子上山去了。
刘氏正在厨房里做早饭。
家里只剩下樊小二带着两岁的妹妹樊小小在院子里头玩泥巴。
她那只被烫伤的手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严重的地方脱了两三次皮才重新长出新皮肤来。
烫伤的疤痕有些狰狞,这个时代没有手术植皮,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不过此次能保住一条小命,便已经是幸运。
刘氏不敢让她碰水,怕又感染了烂皮,所以小家伙乖乖的听话,玩泥巴也只用一只手玩。
她见大姐和姐夫来了,当即丢下妹妹跑上前去,蹭了蹭手上的泥灰,高兴喊道:“大姐,姐夫。”
樊十一宠溺的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比划问:‘手手好点了吗?
樊小二颔首:“好了!”她伸出小手手举到樊十一的面前,给她瞧。
‘小二真乖!’她竖起了大拇指。太复杂的手语,小家伙还不太看得懂。
樊小小也提着小短腿跑过来,奶声奶气的喊道:“大姐姐。”
姐夫两个字,小家伙还不会喊,故只好奇的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仔细打量长的像座高山一般的大姐夫。
她也不怕嵇晏,上去便伸手要抱抱。因为长的高,便可以将她举的也高。
“来,让大姐抱抱你。”樊十一给嵇晏解围道。
小孩子调皮,就怕嵇晏抱着站不稳。
刘氏听闻声音从厨房里走出来,见是女儿女婿来了,高兴道:“今儿个怎么有时间下山来了?”
樊十一比划:‘家里的农活都差不多做完了。难得这几日天气好,嵇晏说想下山来帮爹娘一块早点把农活干完。’
刘氏见此,看向嵇晏道:“你这孩子有心了。不过......”
‘阿娘,他可以帮忙的。’樊十一比划道。怕刘氏拒绝,让嵇晏感到难堪。
刘氏心知女婿是好意,也不好拂了人家的面子,便想着一会老头子回家来,交代他让女婿做些轻松的活便是。
“那好,你们先进屋里坐,一会等你们老汉回来了再说。”
樊十一偷偷观察了一下自家夫君的脸色,见他好像没有多想,便也就放心了下来。
嵇晏见她紧张自己,比他还要敏感,当即有些好笑。而且,来帮忙干活的主意明明是妻子先提出来的,她倒是会帮他打好关系。
“多谢娘子的好意。”他偷偷在妻子耳边道。
樊十一闻言,面色有些绯红。
上午去地里时,樊老爹果然谨遵妻子的提醒,只给女婿安排了轻松的活。可丢种子的人七八个,他一个人用锄头打窝倍感压力,也忙不过来,故最后只能同意女婿帮着一块儿扛锄头打窝。
樊老爹想着嵇晏一条腿瘸,原本也没指望他能帮多少忙。可干了一上午活后,他见看嵇晏做事有条不紊,速度不比他慢多少,当即不再小瞧女婿。
中午,刘氏为了将就女儿女婿,特意提前做了饭。
如此忙了整整两三天,才终于将樊家的几亩地给全部种完。
翌日是樊老爹的生辰。
都说女儿嫁出去了,就巴望着父母生辰能提只鸡回家看望。
野鸡没有家鸡的个头大,嵇晏便特意挑了家里两只最肥的野鸡去。若让妻子挑,她肯定不好意思多拿,省得被人说她什么东西都往娘家塞。
他们两口子都是会为对方想的主,樊十一便没有多说什么。
今日村子里像是出了什么大事,到处都闹哄哄。
樊十一没有下马打听,而是直接去了娘家。
一问才知道整个樊家村的地,近日全部转卖了出去换了东家。
乡下人除了房舍,自己并多少地。因为土地都被镇上的地主搜刮了去,然后再放租给村民。
地主每年只需坐等收租便成,所以乡下农民种地,每年的粮食既要交租,又要上交公粮,所剩的便也就仅够自己一家人吃罢了!
像老樊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又少,遇上丰年还能勉强果腹,灾年便全靠东家借点,西家借点,来年再用粮食还上。故根本吃不上三顿饱饭,生活开销也全靠家里卖点儿鸡蛋,盐菜,年猪等贴补些家用。